推广 热搜:

写作不够好,怎么办?

   日期:2024-06-06     作者:王智远    浏览:38    评论:0    
核心提示:文:王智远 | ID:Z201440现在还有人写作吗?当然有。有些人喜欢写作,因为觉得拍摄视频成本高。还有人认为,写作是一种反思自己、记录经验的好方法,特别在AI时代,“真经验&rdquo

文:王智远 | ID:Z201440

现在还有人写作吗?

当然有。

有些人喜欢写作,因为觉得拍摄视频成本高。还有人认为,写作是一种反思自己、记录经验的好方法,特别在AI时代,“真经验”变得更加宝贵。

因此,写作能力可替代,写作加行业经验不可替代。但是,过程中,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和挑战。

比如:

一个朋友就说,脑子里有很多想法,一到要写时,不知道怎么表达了。个人很懂专业术语,写出来后,客户表示不知道我在说什么?这可能因为论证不够充分,逻辑不清晰,或者事实陈述不完整。

除此之外,如何找到新的写作素材?如何选题?如何卡片写作?我都遇到过,于是,就整理了一份指南。

01

先从思维开始方式说:请问:写作,难在哪?

几年前,写作是最好的投资,成为噩梦开始,每次坐在电脑前没有天赋时,我都会想,「不如找个厂拧螺丝钉」。

但是,拧螺丝钉也得会写。做PPT、策划案、日报、周报、月报、季度员工汇报,你能逃得掉哪个?正如你所见,与其受到这种折磨,不如把它练好。

当然我也很清楚,所有焦虑和痛苦,都来源于对写作这件事的追求;换句话说,只停留在应付上级,做个方案上,就不会感到困难。

从理论上来说,只要认识字就可以写作,但相信你不难理解这个道理:「能写」和「能把信息准确地传递出去」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。

这都是不是最重要,重要的在于,有的人连“能写”这一步都很难跨越,他们不知如何下笔,到底是何等原因造成的呢?

关键要改变思维方式。

你会感受到社会中的各种知识类型、重要性都在发生改变,动情、动容文字已经变得不那么重要,只能作为熄灯后,侃大山的谈资。

未来要面对,是一套看上去很冷峻,未必冷冰冰的关于社会因果关系的知识,甚至,必须学会一套关于现代的,有关知识和写作的规范。

所以,如果现在还在用“记忆流经体”思维写作,的确需要重新审视,因为写的东西是陈述、是大道理,没有因果逻辑,经不起辩证。

问题是,怎么改变呢?可以点击跳转:写作,难在哪?

想写好一篇长文,必定离不开结构。

问你一个问题:

橡胶、EVA泡沫、碳纤维;你去买运动鞋,会选哪种?很多人直接选橡胶,它常见、耐用。

但EVA泡沫在运动员中更受欢迎,轻,穿着舒服,跑起来脚感好;碳纤维价格更高,有好几层轻巧,而坚韧的碳纤维材料制成。

就像踢足球。球虽然被踢得很用力,但球网能快速吸收这股力量。结构很重要。有机蔬菜有利于健康,但没有人提出有机文章的说法。

我从上述中体会到一个道理:

好文章应当是一篇逻辑推理,有机推理指,文章各部分通过网状、立体结构形成非常坚固的连接,让观点更明确。

如同《论证》篇所言,任何一个观点都能够有理由来支持,理由则由证据来支持。这样,每一个观点就形成一个小的树形结构。

当然,写这样的文章不容易,得在自己一堆碎片记录中找到结构,避免散漫;不过,这样做让读者收益,一篇文章结构清晰,语言流畅,就算再长,读起来也不会累。

结构分为软结构、硬结构、中观结构、微观结构,怎么用好它们呢?具体可以看:结构-文章结构有几种?

02‍

有了结构,说说段落和句的衔接。你知道章节吗?

通常来说,章节概念很容易理解。如果有点不确定,我举个例子:想象一下,我写的文章会分为四个部分,你可以把每个部分看做一章,每章都会围绕一个特定小主题展开。

那么,段落又是什么?每个章节中,段落是一段段小文字。一个章节有许多段落组成,通过它可以平滑的将一个点过渡到另一个点,把整体思想串联起来。

如果段落之间处理不好,阅读起来,读者会感到困惑。

他们会思考:

这段话到底什么意思?下一段又谈及什么?两段之间有什么关系?作者想通过这两段表达什么?一旦想不通,读者会猜猜猜,猜到最后,迷糊了,看不懂你要突出哪几点,就失去读下去的动力。

所以,段落与段落之间的表达很重要。写好段落,有四点:

  • 创造一个主题句

  • 用主语串起来讲好一个故事

  • 不贪多,一段话只说一个意思

  • 每段话尽量不要超过5-6行

我的文章段落基本控制在5-6行,认真观察过的朋友应该知道。为什么这样做?实际给读者喘气的机会。读完一段后,你可以休息下、闭下眼睛、神伸懒腰、喝口水、贴个便签等。

但是,如果不给读者喘气机会,会非常痛苦,也很难读下去,很多人会犯该错误,经常一段话写10多行、甚至半页,非常糟糕。

说完段和句,再来说说段和段之间的纽带:概念。

给大家讲两个故事:

著名导演斯皮尔伯格,在一次电影讲座中突然沉默,用手势指向天花板上的灯光,持续近一分钟。

台下观众感到非常困惑,随后他解释说:“这一分钟的沉默,正是电影中一个关键场景实际长度,沉默比语言更能表达情感的深度。”

其二,公司年会上,轮到王浩表演,他没有任何节目,而让大家做了一个小游戏;他让所有人站起来,面相对方,不许说话。

开始大家觉得奇怪,不知所措。但慢慢地,大家开始相互对视,气氛也变得严肃起来;三分钟后,王浩说,我们平时忙忙碌碌,都忘了和同事真诚交流。

我刚让大家对视,是为了大家感受下,真诚相互理解和沟通有多重要,团队不只是一起干活,更重要的是心连心。

你会发现,两个案例都用了“隐喻”(metaphor)即“非语言的强烈表达方式”,而能够把它们串联起来的核心,是概念。

实际上,不论演讲、写作、辩论,本质都是在进行一种论证,论证过程由一连串的推理构成。这些推理,由一个个小的判断组成,而每个判断是一系列的概念。

03‍

有了概念,逻辑不行怎么办?一些做商业内容的朋友,跟我说:

文字超过4000字,感觉逻辑混乱、思维跳跃。即便文章经过精心组织,仍显得松散,使读者难以把握文章核心思想。

这让我思考一个常见问题,内容创作者的差距在哪里?我觉得是观点能够足够串联、以及内容的丝滑程度。

什么是丝滑的文字?

所谓丝滑,整篇文章感觉连贯、段落之间转化自然,不生硬,句子之间连接顺畅,词汇衔接流畅。

就像电影长镜头。观众视角从一片落叶,平滑的跟随一个物体或动作延展开来,将视线引向更广阔的景象。或者,像一束灯光逐渐变亮,慢慢照亮周围一切。

这种感觉像细腻而光滑的触感。每个细节都很精致。

因此,“丝滑”是相对的。

新手觉得经验丰富的作者文字丝滑,经验丰富的人又觉得行业顶尖的作家文字更流畅。作为一名商业创作者,我觉得丝滑应该是,让对行业不太熟悉的人,都能流畅阅读内容,并理解当中的意思。

如果问题在于思路跳跃,那么,理想状态是避免这种跳跃。如何避免?应该多锻炼下逻辑。

一些朋友说:

走路、坐地铁时,常常会看到一些不错的内容,把它记下来。记的东西多了之后,不知道怎么把内容整理成文章了,怎么办?

的确。

我发现,很多人对卡片笔记和卡片写作有些误解。

卡片笔记:就像是把不同时间、地点学到的东西都放进一个大盒子里,盒子像你的“备用大脑”。这样做的好处是,学过的所有东西都有地方保存,需要时,可以很容易找到。

卡片写作:则是在你要做一个项目或者写一篇文章的时候,从盒子里挑选出需要的卡片,按照项目、文章的需求整理它们。

所以,卡片笔记与卡片写作是两码事。日常,我们要做大量卡片笔记,真正用到时,才把它用写作的方法,统一合并起来。两者并不影响。

看看卢曼,用30年时间写下了70本书和550篇论文。成功秘诀是卡片笔记系统中的「高度可重复性」,这使得他的知识累计产生了复利效应。

从历史资料中,可以发现卢曼从不逼迫自己写作。

他始终在收集新的想法,这意味着他总有东西可以写。而且,他的写作是多方面的,不是只固守一个主题;如果你每张卡片都只为一篇文章而写,你的创作空间可能会受到束缚。

写作中,若总是考虑到将来可能再用这些卡片,很容易过于小心翼翼,担心内容不精简或与主题过于贴近,这都会增加你的创作压力。

所以,如何更好地进行卡片笔记?我认为,平时遇到的问题、疑问,无论是否找到答案,都可以为它们写一张卡片。你会发现,写作的过程中,答案自然而然地浮现出来。

04‍

我爱看文章,也有人经常请教商业写作的事情。比如:

朋友拿到一篇客户需求后,会找到我聊聊如何洞察?用什么角度写。解答过程中,我总认为哪里不对劲。

我认为写作技巧、方法没有想象中关联那么大。相反,写作跟一个因素关联非常大,即:感受。

写作5年,我曾反复琢磨过一个问题,为什么有时候调研完毕后,坐在电脑前却仍然写不出东西来,或者写到一半就不想写了。

不想写,一方面对写的内容不满意,感觉一团糟,让人很烦躁;另一方面,不知道该怎么继续写,缺乏灵感。

没有灵感通俗说法是:这个人没有进入写作饱和的情感状态中,缺少心流。即便已经拟好提纲,确定命题,甚至面对非常紧迫的需求,仍感觉无法投入。

所以,写作由感受推动。想写得好,得先触及情感,当脑中已有知识和对外部商业的洞察,才能结合到一起,快速成文。

你知道吗?5年前刚开始写作时,不知道什么原因加入一个微信群,有一个人,他在群里分享对写作的一些看法对我影响很深。

他说:一个人写出来的内容量,与他接触过的不同人数有很大关系。如果每天都能与不同的人交流,不仅能积累很多写作素材,还能帮助你以新的方式看待这个世界。

这句话我把它放在收藏夹中,时隔至今才悟道精髓。

就像经济学里面讲的,市场经济是一种通过交换商品、服务来满足个人和企业需求的系统。

写作差不多,评价创作者最好方式,看他能创造出多少新价值,新角度。增加价值越多,影响力就越大,这种影响力,往往会形成无形资产,带来更多客户。

可是问题来了,进入AI时代,许多创作者写作时,很难找到增量价值点。这是为什么?到底该怎么办呢?请看:写作挖掘增量的7个方法

增量写作中,你对素材态度,直接决定回应是否认真。

为什么有那么多华丽的商业文章,羞涩难懂?日本导演黑泽明说过一段话:

即使塞尚这样的大师,画一幅画也要很长时间;相比之下,一些技艺不精的画家能迅速完成作品。当你把两者放在一起比较,会发现完全不同。

技艺不精的画家,并没有真正深入了解作品背后的事实和故事,也没有了解提供素材的人。

大师们不同,能看到普通画家看不到的东西,因为他们对每一个细节都极为认真,所以能够精准地捕捉到不同的形态。

换句话说,优秀画家在掌握高超技巧之前,有一双敏锐的“眼睛”,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细节。然后,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描绘一个主题,最终,得到令人满意的作品。

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写作。

如果你认真对待素材,写作自然会更加深刻和认真。

反之,对素材不够重视,写出来东西也会显得浮与表面。毕竟,写作本质上是对素材的一种回应,你自己都没搞明白,又何能写清楚呢?

以上几点,概述我在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,涵盖从:思维方式、文章结构、段落和句子的表达、到概念应用、卡片写作方法、灵感的获取、内容的增量挖掘,以及素材的选择等多方面。

这些问题,展示写作是一个包含思考、组织、表达和创新的复杂过程,我花费了1.5年的时间,仔细整理、反思这些挑战,希望能帮到迷途中的人。

总结而言

写作,是通用技能。

AI浪潮中,显得尤为重要,它不仅是文字排列组合,更是提炼思想、锻炼清晰表达能力,最朴素的方法之一。

希望你热爱写作,有自己的方法,不断提高维敏捷度。

以上就是写作不够好,怎么办?的全部内容了,希望大家喜欢。

原文链接:http://www.ldsw.net/news/558809.html,转载和复制请保留此链接。
以上就是关于写作不够好,怎么办?全部的内容,关注我们,带您了解更多相关内容。
 
标签: 卡片 结构 段落
打赏
 
更多>同类资讯
0相关评论

推荐资讯
网站首页  |  微信号批发  |  VIP套餐介绍  |  关于我们  |  手机版  |  版权隐私  |  SITEMAPS  |  网站地图  |  排名推广  |  广告服务  |  积分换礼  |  网站留言  |  RSS订阅  |  违规举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