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杨盖 也可能是三阳盖,山阳盖,三羊盖,山杨盖
全当音译
站在挑水路,便能清楚地看见三杨盖
几十丈的河坎,刀砍斧劈的
没有山羊,也没有山杨,有的只是几挂长阔叶的青藤,几笼灌木
三杨盖不是土盖,也不是石盖,是沙石混合盖,是锈石盖
很久很久以前,涪江的一次或几次泛滥形成的沙地
那时河床很高,江水还在对岸
后来,河流开始向此岸倾斜,洪水开始刨挖,沙地开始一点点倾倒
再后来,河床严重下切,便有了三杨盖
别看有灌木有青藤,从三杨盖底下经过,随时都能看见有飞石落下,有沙层崩塌
三杨盖的河里最好钓鱼
石鲅子,红尾巴最多
也有白片子,但得放长线
涨水天的鱼特别好钓,不用钩,不用线,只需在一截箭竹上绑一团蚯蚓,一条条鱼便被哄上岸了
鱼杆拿在手上等鱼上钓
鱼儿上钓的感觉特别的刺激
至此以后,再三出现在梵高作品中的形象:麦田
播种者
收割者
当初,无论幼小的梵高是否意识到,——在他幼小而易于伤害的心灵深处投射下阴影,生活与现实,绘画世界中的麦田、人、乌鸦、生死、墓地、墓碑、死神、教堂和上帝等,已经糅合起来,且渗透开去,化为不可磨灭的潜意识
而大片的麦田、教堂的尖顶剪影就与墓地相伴,同在一片天地之间
常常,那满头红发的孩子就独自逗留在教堂或墓地
初开的岁月
午后
寂静
灼人的阳光
热风混着湿润的黑土和麦香气息扑面而来,带着等待刈割的成熟
那些高高的丝柏,像火舌,在寂然的阳光中,或泛白的天光里,只剩下丛丛的绿叶,还有镞镞升腾的枝条,无声地簌簌颤抖
那时,墓碑上镌刻的文字,草叶丛中的阴凉,一定笼罩着神秘
这正呼应了那幅版画:在《穿过麦田的葬礼队伍》中,明亮与阴森重叠于景象,——宛如雨过天晴,彤云横陈,天光耀眼;恍惚间,从冥冥中,送葬队由远及近,来而复去,穿过被蹂躏的麦田,朝着教堂走去
天冷的功夫,你会精挑细选地找绒线,而后在清闲的功夫为我织领巾,直到此刻那一条领巾还放在我的柜子里,不过我再也不许感遭到你亲身为我披上的和缓了
今年五月,一个叫雨夜昙花的文友、或者说网友到了丽江
她乘坐的是从昆明到丽江的夜班车,在卧铺车上睡了整整一夜,到丽江的时候,天刚亮不久
下车后,她直截打车到了束河
后来,她告诉我说,出租车把她拉到束河的时候,她一个人走在束河的街上、村道里,很少碰到一个人
流水、杨柳、炊烟、土坯墙、老木屋…
3、宣传部的回族人
宣传部者,吹鼓手也
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委有一位名记者,那就是惠文辉也,他是回族人,是我老哥
他被县上人称作笔杆子,每天深入一线采访,晚上加班加点写稿,次日以传真形式或以普通信方式传往省城或市里
投出去后很快给我一个电话,让关注其作品
我在市区,能看到当天的报纸,可以先睹为快,对其的作品要看出其发表的版面、位置、大小
一一看准,给其回电话告诉情况,他也在电话那头迫不及待了,有时忘了给其传信,他会在每天的快下班时间打来电话询问
当然作品怎么发,发多大,权在于编辑也
他有时打来电话不一定有货
于是我俩达成君子协议,每天看到信息,就给其打电话响一声,意思是告诉其信息了,确实有作品见报
如果其有必要问就打电话来,没有必要他就会忙采访去了
其实他迟一天也会看到报纸也,可就是出于职业敏感和敬业精神之使然,这也是可以理解的,我俩也都节约了电话费
其实那是朋友之间的一种联络方式也
于是我俩成了远山涉水的回汉朋友